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狄仁杰在昌平当过知县吗?为何昌平有狄仁杰祠?

2023-08-16 21:06:47来源:北京日报

北京晚报·五色土 | 作者 黄楠


【资料图】

近日,昌平发现了一通《重修唐狄梁国公庙堂记》石碑。根据碑文记录,在古昌平县北方有一座纪念唐狄梁国公的神祠。

“国公”是中国古代封爵名,位次郡王,梁则代表封地。从北周到明代,历史上出现过20余位梁国公,单唐代就有7位,分别为房玄龄、狄仁杰、姚崇、李岘、魏知古、薛怀义和陈敬瑄,而唐狄梁国公自然指的就是狄仁杰。

这通石碑也让狄梁公祠再次受到关注。旧时昌平为何会建有狄仁杰祠?这座祠堂还能找到哪些遗迹?

昌平石刻文物园内保存有狄梁公祠的碑 邢军 摄

狄仁杰当过昌平知县吗

在民间,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,狄仁杰曾担任过昌平的知县,因为他断案如神,百姓为他建起祠堂。

那么,狄仁杰担任过昌平知县吗?

明崇祯年间有一部集历史、地理、文化于一体的著作——《帝京景物略》,它记录了晚明北京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,其中有一篇《狄梁公祠》,就讲了一个狄仁杰审虎的故事:狄仁杰因在朝中触犯了权奸,被贬到昌平任知县。一日,一位老妇状告老虎,说她儿子上山砍柴时被老虎害了性命,要知县将老虎抓来为其子偿命。于是狄仁杰将老虎抓来过堂(即在公堂上受审),老虎不仅当堂认罪,还赡养老妇直至终老。后来老虎将其葬于深山又守孝三年,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
这个故事当然是老百姓将狄仁杰的明察善断、刚正不阿进行了神话。但这个故事流传甚广,连一些文献和碑文都记载了下来。当地有老百姓还说,1900年,慈禧与光绪“两宫西狩”途中,路过居庸关,看到一间年久失修的祠堂便进去祭拜。祠堂内只有一尊塑像,慈禧太后正纳闷是谁的时候,光绪皇帝发现祠堂边有块唐代的残碑,碑为《狄梁公祠碑记》,上书:“梁公为昌平县令,有媪,子死于虎……士人思公德,立祠也。”

除此之外,清代还有一部长篇公案小说《狄公案》,共六十四回。前三十回,写的正是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的故事。后三十四回,则写的是他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。

小说第一回这样写:狄仁杰天资聪慧,勤奋好学,到18岁时,他考中明经,后调为汴州参军,不久后调任并州任法曹(相当于现在的地方法院法官),而后朝廷因他居官清正,将其调来昌平作令尹。到昌平上任后,狄仁杰经常微服私访,了结了许多疑难案件。

在后来的几个章回中,讲了一桩重要的命案,而这桩命案还交织着其他案件。

一日,狄仁杰偶遇毕家老妇,听闻老妇儿子毕顺一年前突然暴毙,两月后其孙女又变成了哑巴,觉得这其中肯定有蹊跷。狄仁杰看到毕顺遗孀周氏两眼桃花、面色红润,不像贞妇烈女,判断这可能是一起谋杀案。经过一系列调查,狄仁杰决定将毕顺尸体挖出检验。但周氏极力阻止。狄仁杰说,不能替百姓申冤,我愧为昌平知县,但如开棺后并无查出致命伤痕,本县将自己革职治罪。转日,在众人的注视下开棺验尸,果真并未查出致命伤,狄仁杰只得自己请罪革职。

狄仁杰的请辞文书到了时任山东巡抚的阎立本手中。阎立本想来觉得蹊跷,拟了道“留用察看”的回文发回昌平,等事情水落石出再做定论。

经过一系列的斗智斗勇,案件真相大白:周氏与一位后生苟合,怕事情败露,用一根纳鞋底的钢针,刺向毕顺头顶,了断了他的性命。毕顺死后,周氏怕女儿说出她的丑事,就用药将她毒哑。

狄仁杰则备了公文,将案件原委申文上宪。阎立本看后觉得狄仁杰屈居昌平知县,实则大材小用了,于是“八百里马递,先将案情叙上,然后保举狄公乃宰相之才,不可屈于下位。”

不管是故事,还是小说,都将狄仁杰担任过知县一事描绘得活灵活现。但这是真的吗?

事实上,比对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,就能发现小说《狄公案》中有很多张冠李戴之处。

根据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,唐高宗显庆年间(656-661),狄仁杰通过考中明经从而正式步入仕途,他先出任汴州判佐。初涉宦海不久,狄仁杰便受到诬告而遭羁押,此案件由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负责审理。

经过深入调查后,阎立本不仅发现举报不实,还发现了狄仁杰非凡的洞察力和判断力,称其为“海曲之明珠、东南之遗宝。”随后,阎立本即上奏高宗荐举他出任并州都督府法曹。

旧唐书中所写阎立本举荐狄仁杰,是在唐高宗时期,而小说的却是武则天时期。原文这样写:

这日武后娘娘临朝,启事官将山东巡抚阎立本原折呈上,武后娘娘展开看毕,乃说道:“狄仁杰乃是山西太原人氏,高宗在位,曾举明经。此人本是先皇巨子,应该早经大用,此时既已阎立本保奏,着升汴州参军之职……”

根据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,直到凤仪年间(676-679),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。正是在任大理寺丞期间,狄仁杰一年裁断久拖不决的案子一万七千多件,并且无人诉冤。

更重要一点,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中并没有发现狄仁杰担任昌平知县的记载。

元代石碑揭示答案

是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上对此有遗漏吗?笔者再次查阅了与昌平狄梁公祠相关的文献。

从元代到明清,有数十篇文章记载了昌平确实有一座狄梁公祠。根据元代宋渤撰写的《重修狄梁公祠记》,狄梁公祠在白浮图城北门外。浮图是佛教语,意为佛塔,白浮图就是白色的佛塔。清人麻兆庆著《昌平外志》载,旧县在北魏时已成村,唐代建有城池,城内建有一座“形如塔而色白”的经幢,故名白浮图城。根据这些记载,狄梁公祠就在如今昌平区旧县村内。

现今的旧县村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,最北端是旧县小学。据当地村民回忆,狄梁公祠在旧县小学偏西的京藏公路旁,据说祠堂有一个大殿,高约两层楼,旁边还有东西配殿各一座。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就只有几通石碑散落在废墟之上了。

笔者翻阅《昌平县志》,也查到了昌平镇旧县村北原有狄梁公祠的记载。不过,关于狄梁公祠损毁于何时,县志也无记载。

根据县志,狄梁公祠现存石碑7通,年代早的为元大德四年(1300)立,年代晚的为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立,这些碑文讲述了唐代名臣狄仁杰德政的事迹。这些石碑如今保存在昌平公园内的石刻文物园内。

笔者按图索骥,在石刻文物园看到了元大德四年闰八月,集贤院学士宋渤撰写的《重修狄梁公祠记》。虽然经历将近千年的变迁,但“重修狄梁公祠记”几个字仍然可见,碑文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:“狄公于唐社稷如忠,格悍后力争废主,能以孤身当横流中,毅然不易一言,极难事耳。史称宁州为勒石颂德,彭泽为立生祠,魏州复有生祠,皆其所常临治恩信,及人既去,而犹思之者也。今昌平于传未尝作邑,而祠之,何邪。”

元代宋渤所撰写的《重修狄梁公祠记》 邢军 摄

大意是说,在宁州,人们为狄仁杰勒石颂德(唐高宗时,狄仁杰转任宁州刺史,使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相处,百姓欢心,郡人刻石立碑歌颂他的美德);在彭泽,为他立生祠,魏州也建有生祠,这都是因为他对这些地方的百姓有恩,当他离去时,人们为了怀念他而建。然而,他并没有在昌平任职(“作邑”),昌平却有他的祠堂。这也揭示了答案:狄仁杰没有作过昌平县令。

那么,昌平为何会给没有在此作邑的狄仁杰建祠堂呢?宋渤在碑文中解答了这个疑惑。

原来,唐代时北方地区一直战乱频仍,先后遭契丹人、突厥人的袭击。通天元年(696),契丹人攻陷冀州(今河北临漳),武则天派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。狄仁杰到任后,不但协助官兵赶走了契丹人,还推行“缓赋宽役,劝农课桑”的政策,使百姓安居乐业,仓廩充实。及至圣历元年(698),狄仁杰时任幽 州都督,此时,突厥人南下骚扰河北,武则天命皇太子李显为河北道行军元帅,狄仁杰任副元帅,征讨突厥。但太子因故未成行,狄仁杰行使元帅职责,大败突厥。后来,狄仁杰任河北道安抚大使,在当地,他采取一系列政通人和的措施,使百姓重又安乐和睦。幽州的百姓为感念狄仁杰的恩德,在白浮图城建狄梁公祠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除了昌平,上谷、渔阳等边塞城池,也建有狄仁杰祠堂,人们岁岁祭祀。

位于昌平的狄梁公祠,不断修缮历经千年,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记载,清初的旧县,“居民不满百家,而狄梁公祠香火特盛”。而且,每年四月初一,狄梁公祠还要举行庙会,“二三百里内人至者肩摩踵接”。

范仲淹作《唐狄梁公碑》为何出现在昌平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昌平现存的石碑中,多数碑文记载的都是昌平狄梁公祠的修缮情况。唯独有一通,是范仲淹所作的千古名篇《唐狄梁公碑》。莫非范仲淹来过昌平?

据《续资治通鉴》记载,《唐狄梁公碑》是范仲淹第三次谏言被贬期间,从饶州(今江西鄱阳)到润州(今江苏镇江)任知州,途经彭泽县,拜祭了此地的狄梁公祠后所写。范仲淹本就敬重敢谏直言的狄仁杰,在认真阅读了保存在庙中由李邕撰写的《狄梁公家传》后,范仲淹为狄仁杰的精神所感动,洋洋洒洒写下了1907个字的《唐狄梁公碑》。全篇不但盛赞了狄梁公一生重大的功绩,而且抒发了自己愿以狄梁公为榜样,为国为民、鞠躬尽瘁的情感。

那么,昌平为何有范仲淹所作的《唐狄梁公碑》呢?原来,明崇祯十六年(1643),在修缮昌平的狄梁公祠时,人们将彭泽县狄梁公祠《唐狄梁公碑》的碑文复刻后立在这里。

昌平狄梁公祠的《唐狄梁公碑》 邢军 摄

昌平的这通《唐狄梁公碑》之所以与众不同,是因为一通碑上出现了三个朝代的人:既有唐代的名臣狄仁杰,又有北宋的政治家、文学家范仲淹,而刻碑之人已是晚明时代的匠人了。这块碑是昌平狄梁公祠现存的石碑中,字迹最为清楚的一通,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。

“刚正之气,出乎诚性,见乎事业”,这是范仲淹对狄仁杰的赞誉,而关于狄仁杰智慧和勇气的故事,也将代代相传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插卡取电开关接线图怎么接四个端口_插卡取电开关接线图
下一篇:最后一页